[翻譯]林原めぐみのぴーひゃら生活-第03回
發表於: 週日 3月 15, 2009 8:31 pm
From Newtype 2005年3月
第三回
所謂的「馬上」 04’年12月24日
學生時代的友人說「為什麼現在的小孩,只要無法馬上會做,就會討厭去做呢」,前幾天,幾位好友為了看我家小孩而聚集在一起。就是在那時出現的對話。這是以外國人為對象,在日本語學校教書的老師H,他所說的經驗談。「前陣子,大學朋友的學弟想當日文老師,所以跟我見了面要問事情,首先問我要如何成為日文老師,我就把我的經驗告訴他。有哪些學校啦,有什麼考試之類的啦,他特地花了時間跟我見面,想說他應該真的立志要當日文老師,結果他的反應竟然是“原來真的有學校呀”還有“一定要考試嗎?”,突然退卻了起來。以為他真心地想當老師,他竟然很不確定地回“這個嘛”。但是,他連想當老師的第一步都不願意踏出去的樣子。他去唸了大學,所以也許想從事跟學校有關的工作,剛開始的意念是熱血的,但能夠突然就冷掉了。(順帶一提,小H是在上班的同時,也在別的地方唸書,再取得教師執照的)。她一講完,突然大家都發出認同的感嘆聲。這個話題一聊開,有人就說「我們公司也是」,或者「沒錯沒錯,前陣子也是」,每個人的經驗就像波濤洶湧般忿怒地聊開了。聊到最後,還有人生氣地喊著「我要徹底地把你糾正過來!」我只能請她們冷靜一點。把小孩擺一邊,熱鬧地聊天吃東西,等到大家分別回去之後才鬆了一口氣。我的朋友們依舊和以前一樣強勢,完全沒變,但的確也累積了相當的經驗,在現實社會上受到器重。後來,在狂嵐過境後的家中,開始認真思考「馬上」這個問題。
在沒手機的時代,等待約會遲到的對方時,並不是那麼痛苦。最久還有等過二小時的。現在的自己,若沒連絡就讓我等個10分鐘的話,會聯想到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。若沒馬上跟我連絡的話,自己就會覺得非常地焦躁不安。想要買的書也不會多次往返書店去尋找,馬上就能在網路上買到。不管是連絡或購物,什麼事都想和「馬上」作連結。已經習慣了能「馬上」的空間,真是覺得悲哀呀。
但是,若想要把人生或經驗「馬上」得到的話,那是不行的。以前在唱片公司裡,有人因為「我沒想到W大學畢業後,找到的工作竟然是每天泡咖啡」而離職。以前也有請他幫忙整理寄到廣播節目的明信片,所以跟他有點熟,知道他離職的原因後,覺得有點遺憾。唸的大學就算有多好,一旦出了社會,好大學的背景就會瞬間無效的。即使是那樣,之後累積的經驗會變成自己新的筋肉。真正「聰明的小孩」會快速地取得筋肉。雖然跟sense有關,一般能進好大學的人,也就代表有用功到一定的程度,用功的方式實際上也是需要有某種程度以上的sense。雖然不是占了全部,但能夠快速領悟事情,或者平行地與他人有所往來,擁有某種程度的人脈,總之有很多種。但新進員工,的確需要先從泡咖啡開始。但是,sense好的人,所泡出來的東西,有時覺得並不是咖啡。泡咖啡送去的對象也許是作曲家或作詞家,等所有的工作完成時,需要開始後續麻煩的整理作業,也一邊跟工程師的助理聊天打屁。而咖啡並不是純黑色的飲品,而是所有事情的入口處,物品送件的地點。若是純送件的話,叫機車快遞就好了。若能親自送去的話,就是在這公司露臉的一個機會。多送幾次過去的話,別人就會認識自己。整理明信片也是,只是整理一疊每張價值50元的紙張,一定很無聊,若在沒時間的情況下,可以稍微看個一張明信片的內容,有些是感想,有些是煩惱,如此,公司就能看見那些「客人」的面貌。應徵進入唱片公司上班,不太可能馬上能升為製作人或宣傳。不管從事什麼工作,道理都一樣。倘若用某種方法「馬上」升到具有魅力的職位,若沒人脈或經驗的話,沒多久自己就會讓自己辛苦得無法喘息。「這種緊要關頭」「連絡那個人看看」「大事不妙了」「一定要這樣做」。為了要建立那些經驗,經歷貧乏無味的工作是必要的。感受到隱約不公平不滿的情況時,依自己的看法想法不同,也會覺得那些是給自己的歷練。若一腳就跳到高層,受到重視,能夠大搖大擺,但同時不去增進自己實力的話,應該容易溺死吧。
小小保健室
想成為配音員所必要的是?
Q:您好。我想成為配音員,但沒有任何演技經驗,也沒有自信。但認為只要去養成所,靠自己的努力,改變自己,就能喜歡自己。若工作能多少接一點的話,也就能信任未來的自己。這樣的原因去養成所會不純嗎?(PN明治)
Q: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位配音員,但是雙親反對我當配音員的理由是,配音員並不是任何一個人說能當就能當的。前陣子,也去了小惠有唸過的聲優學校拜託他們讓我進去,他們說才高中一年級沒必要來。當然,我知道配音員這條路並不是那麼簡單,但是,我不想沒努力過就直接放棄,這樣一定會後悔的。所以一進入高中之後,會馬上開始打工存錢,再去試鏡看看。這樣做算不孝順嗎?我唸書和社團都不落人後地努力到現在,但是,現在最想做的事,就是當一位配音員。若無視父母的意見,達成自己的夢想之後,一定也會有後悔的感覺,所以想盡量去說服父母。若有什麼好方法,就算是一點點,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?(PN銀美琴)
A:接下來,既然開了這個專欄,就會遇到躲也躲不掉的問題。不知能否直接回答上述二位的問題,但我會表達我個人幾個看法。雖然心裡滿滿地抱負很想喊出“我的夢想一定要實現!”,但必定要跨越的障礙也有很多。請別逃離夢想這個響亮的名詞,好好看待現實社會,朝夢想前進。首先,最常聽到的問題是“如何做才能達成?”。這種問題是不能去問別人的(啊,太斬釘截鐵了)。「已達成夢想的人」是靠著自己的雙腳去尋找、思考,再行動的。第二個常見問題是「我不去上學,想去唸養成所」。我認為至少也應該把高中唸完才對。還有「父母的反對」,這是當然的吧。但是能克服上述舉例三點的問題,就是已達成夢想的人,但各自還需要詳加解說。
首先是第一點,老實說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定需要證照的,所以問「如何取得」是可以不用問的。只是也可以為了證照先考起來放著。也就是不要用「配音員」這個字面去設限自己的思考,而要以「飾演一個人」的角度去思考。與其在意那個人是哪種聲音何種長像,不如用心在飾演一位被他人所需要的角色還比較重要。雖然有一堆令人憧憬的人物類型,就選擇一種最吸引你的,能夠吸引你的人格特質。就像「啊,覺得那個人蠻可愛的耶」。雖然樸素,但笑臉很棒之類的,或服裝雖然樸素但又有華麗感。哪種都可以,就像是「配音員」,也不只有聲音一樣。是包括了所有元素才用聲音表現出來的。和別人有某部分不一樣,這不是用模仿或拚命訓練就能達成的。節目是由人所製作出來的,所以要先學會被人所喜愛!並不是用諂媚的方式,當然一部分要靠演技,若聽不進去演員的聲音的話,那就很難被喜愛了吧。也就是指溝通的能力。
接下來是提到「學校」。當然是給我去上課!然後一定要多方面與人有往來。並不是叫你當個乖小孩,叫你那樣做可以看見形形色色的人。有幫助的人,沒幫助的人,討厭的老師也是一種很好的樣本。不是要你生氣或失望,總之,好好去試著觀察看看。也許有天你將會飾演那類的人也說不定。養成所裡也許會教你演技,但不會幫你去做一個抽屜。我說的抽屜是指經驗,並不一定只能在學校學,去打工也能。光講個「歡迎光臨」一句話,也有分在便利商店、飲料店、餐飲店或者飯店經理講的。像小朋友,也有很多聲音聽起來不可愛的小朋友。像容易寂寞啦,愛逞強的啦,去了解容易寂寞的原因後,才發現也許是位鑰匙兒童也說不定。能把台詞講得「很寂寞的樣子」像模仿大會。任誰都模仿得出來。把那孩子的生存方式或性格重疊起來而反映出來,即可說出打動人心的台詞。去學校並不只是單純學習知識,可以試著把學校當成另一間養成所而去上課。可以把全班同學、全校老師、社團活動、通勤公車、電車等全部當作演技的「抽屜」,當然有用心的話。
再來就是「雙親」,光是想說服他們,要他們理解也很難吧。站在父母的立場重新思考一次吧(這也是建立抽屜的一種)。其實他們是擔心而不是反對吧。這點你要真正理解父母的想法,再去跟父母談看看。我的情況是去唸護校,持反對意見的父母也開出條件,要我唸到畢業取得國家證照,才會答應我的要求。他們就會認為「已經要求你這樣了,你還執意要當配音員的話,之後發生什麼事就不管你了,你高興就好」。每次只要有工作進來,我就想休學不唸,但最後沒去辦休學才有今天的我。自己也開出了「總之三年內認真地做看看,若還是沒有成果的話,也許是不適合自己,那就只好放棄。」的條件。並不是硬把自己的條件塞給父母,同時也要聽父母的條件,這就是「互相溝通」。一開始也許聽不進去,那就試著從各種角度去說明,讓自己變成一位能說服別人的人。這也是「飾演別人」的一種必要方法。手裡拿著角本前,要先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比較重要。反對的雙親是第一關。所以呢,欲速則不達。去養成所前,我認為要先創造自己比較重要。因為不一定能永遠當個男主角、女主角。順帶一提,現在業界似乎有「賣完了」的說法。風光地賣個3到5年,再來就換下一個賣。哇,真可怕。但這樣覺得也可接受的話,就認真做完我講的那些,也去唸養成所,就當作是決勝負也行吧,但我不建議就是了。
第三回
所謂的「馬上」 04’年12月24日
學生時代的友人說「為什麼現在的小孩,只要無法馬上會做,就會討厭去做呢」,前幾天,幾位好友為了看我家小孩而聚集在一起。就是在那時出現的對話。這是以外國人為對象,在日本語學校教書的老師H,他所說的經驗談。「前陣子,大學朋友的學弟想當日文老師,所以跟我見了面要問事情,首先問我要如何成為日文老師,我就把我的經驗告訴他。有哪些學校啦,有什麼考試之類的啦,他特地花了時間跟我見面,想說他應該真的立志要當日文老師,結果他的反應竟然是“原來真的有學校呀”還有“一定要考試嗎?”,突然退卻了起來。以為他真心地想當老師,他竟然很不確定地回“這個嘛”。但是,他連想當老師的第一步都不願意踏出去的樣子。他去唸了大學,所以也許想從事跟學校有關的工作,剛開始的意念是熱血的,但能夠突然就冷掉了。(順帶一提,小H是在上班的同時,也在別的地方唸書,再取得教師執照的)。她一講完,突然大家都發出認同的感嘆聲。這個話題一聊開,有人就說「我們公司也是」,或者「沒錯沒錯,前陣子也是」,每個人的經驗就像波濤洶湧般忿怒地聊開了。聊到最後,還有人生氣地喊著「我要徹底地把你糾正過來!」我只能請她們冷靜一點。把小孩擺一邊,熱鬧地聊天吃東西,等到大家分別回去之後才鬆了一口氣。我的朋友們依舊和以前一樣強勢,完全沒變,但的確也累積了相當的經驗,在現實社會上受到器重。後來,在狂嵐過境後的家中,開始認真思考「馬上」這個問題。
在沒手機的時代,等待約會遲到的對方時,並不是那麼痛苦。最久還有等過二小時的。現在的自己,若沒連絡就讓我等個10分鐘的話,會聯想到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。若沒馬上跟我連絡的話,自己就會覺得非常地焦躁不安。想要買的書也不會多次往返書店去尋找,馬上就能在網路上買到。不管是連絡或購物,什麼事都想和「馬上」作連結。已經習慣了能「馬上」的空間,真是覺得悲哀呀。
但是,若想要把人生或經驗「馬上」得到的話,那是不行的。以前在唱片公司裡,有人因為「我沒想到W大學畢業後,找到的工作竟然是每天泡咖啡」而離職。以前也有請他幫忙整理寄到廣播節目的明信片,所以跟他有點熟,知道他離職的原因後,覺得有點遺憾。唸的大學就算有多好,一旦出了社會,好大學的背景就會瞬間無效的。即使是那樣,之後累積的經驗會變成自己新的筋肉。真正「聰明的小孩」會快速地取得筋肉。雖然跟sense有關,一般能進好大學的人,也就代表有用功到一定的程度,用功的方式實際上也是需要有某種程度以上的sense。雖然不是占了全部,但能夠快速領悟事情,或者平行地與他人有所往來,擁有某種程度的人脈,總之有很多種。但新進員工,的確需要先從泡咖啡開始。但是,sense好的人,所泡出來的東西,有時覺得並不是咖啡。泡咖啡送去的對象也許是作曲家或作詞家,等所有的工作完成時,需要開始後續麻煩的整理作業,也一邊跟工程師的助理聊天打屁。而咖啡並不是純黑色的飲品,而是所有事情的入口處,物品送件的地點。若是純送件的話,叫機車快遞就好了。若能親自送去的話,就是在這公司露臉的一個機會。多送幾次過去的話,別人就會認識自己。整理明信片也是,只是整理一疊每張價值50元的紙張,一定很無聊,若在沒時間的情況下,可以稍微看個一張明信片的內容,有些是感想,有些是煩惱,如此,公司就能看見那些「客人」的面貌。應徵進入唱片公司上班,不太可能馬上能升為製作人或宣傳。不管從事什麼工作,道理都一樣。倘若用某種方法「馬上」升到具有魅力的職位,若沒人脈或經驗的話,沒多久自己就會讓自己辛苦得無法喘息。「這種緊要關頭」「連絡那個人看看」「大事不妙了」「一定要這樣做」。為了要建立那些經驗,經歷貧乏無味的工作是必要的。感受到隱約不公平不滿的情況時,依自己的看法想法不同,也會覺得那些是給自己的歷練。若一腳就跳到高層,受到重視,能夠大搖大擺,但同時不去增進自己實力的話,應該容易溺死吧。
小小保健室
想成為配音員所必要的是?
Q:您好。我想成為配音員,但沒有任何演技經驗,也沒有自信。但認為只要去養成所,靠自己的努力,改變自己,就能喜歡自己。若工作能多少接一點的話,也就能信任未來的自己。這樣的原因去養成所會不純嗎?(PN明治)
Q: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位配音員,但是雙親反對我當配音員的理由是,配音員並不是任何一個人說能當就能當的。前陣子,也去了小惠有唸過的聲優學校拜託他們讓我進去,他們說才高中一年級沒必要來。當然,我知道配音員這條路並不是那麼簡單,但是,我不想沒努力過就直接放棄,這樣一定會後悔的。所以一進入高中之後,會馬上開始打工存錢,再去試鏡看看。這樣做算不孝順嗎?我唸書和社團都不落人後地努力到現在,但是,現在最想做的事,就是當一位配音員。若無視父母的意見,達成自己的夢想之後,一定也會有後悔的感覺,所以想盡量去說服父母。若有什麼好方法,就算是一點點,可以給我一點建議嗎?(PN銀美琴)
A:接下來,既然開了這個專欄,就會遇到躲也躲不掉的問題。不知能否直接回答上述二位的問題,但我會表達我個人幾個看法。雖然心裡滿滿地抱負很想喊出“我的夢想一定要實現!”,但必定要跨越的障礙也有很多。請別逃離夢想這個響亮的名詞,好好看待現實社會,朝夢想前進。首先,最常聽到的問題是“如何做才能達成?”。這種問題是不能去問別人的(啊,太斬釘截鐵了)。「已達成夢想的人」是靠著自己的雙腳去尋找、思考,再行動的。第二個常見問題是「我不去上學,想去唸養成所」。我認為至少也應該把高中唸完才對。還有「父母的反對」,這是當然的吧。但是能克服上述舉例三點的問題,就是已達成夢想的人,但各自還需要詳加解說。
首先是第一點,老實說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定需要證照的,所以問「如何取得」是可以不用問的。只是也可以為了證照先考起來放著。也就是不要用「配音員」這個字面去設限自己的思考,而要以「飾演一個人」的角度去思考。與其在意那個人是哪種聲音何種長像,不如用心在飾演一位被他人所需要的角色還比較重要。雖然有一堆令人憧憬的人物類型,就選擇一種最吸引你的,能夠吸引你的人格特質。就像「啊,覺得那個人蠻可愛的耶」。雖然樸素,但笑臉很棒之類的,或服裝雖然樸素但又有華麗感。哪種都可以,就像是「配音員」,也不只有聲音一樣。是包括了所有元素才用聲音表現出來的。和別人有某部分不一樣,這不是用模仿或拚命訓練就能達成的。節目是由人所製作出來的,所以要先學會被人所喜愛!並不是用諂媚的方式,當然一部分要靠演技,若聽不進去演員的聲音的話,那就很難被喜愛了吧。也就是指溝通的能力。
接下來是提到「學校」。當然是給我去上課!然後一定要多方面與人有往來。並不是叫你當個乖小孩,叫你那樣做可以看見形形色色的人。有幫助的人,沒幫助的人,討厭的老師也是一種很好的樣本。不是要你生氣或失望,總之,好好去試著觀察看看。也許有天你將會飾演那類的人也說不定。養成所裡也許會教你演技,但不會幫你去做一個抽屜。我說的抽屜是指經驗,並不一定只能在學校學,去打工也能。光講個「歡迎光臨」一句話,也有分在便利商店、飲料店、餐飲店或者飯店經理講的。像小朋友,也有很多聲音聽起來不可愛的小朋友。像容易寂寞啦,愛逞強的啦,去了解容易寂寞的原因後,才發現也許是位鑰匙兒童也說不定。能把台詞講得「很寂寞的樣子」像模仿大會。任誰都模仿得出來。把那孩子的生存方式或性格重疊起來而反映出來,即可說出打動人心的台詞。去學校並不只是單純學習知識,可以試著把學校當成另一間養成所而去上課。可以把全班同學、全校老師、社團活動、通勤公車、電車等全部當作演技的「抽屜」,當然有用心的話。
再來就是「雙親」,光是想說服他們,要他們理解也很難吧。站在父母的立場重新思考一次吧(這也是建立抽屜的一種)。其實他們是擔心而不是反對吧。這點你要真正理解父母的想法,再去跟父母談看看。我的情況是去唸護校,持反對意見的父母也開出條件,要我唸到畢業取得國家證照,才會答應我的要求。他們就會認為「已經要求你這樣了,你還執意要當配音員的話,之後發生什麼事就不管你了,你高興就好」。每次只要有工作進來,我就想休學不唸,但最後沒去辦休學才有今天的我。自己也開出了「總之三年內認真地做看看,若還是沒有成果的話,也許是不適合自己,那就只好放棄。」的條件。並不是硬把自己的條件塞給父母,同時也要聽父母的條件,這就是「互相溝通」。一開始也許聽不進去,那就試著從各種角度去說明,讓自己變成一位能說服別人的人。這也是「飾演別人」的一種必要方法。手裡拿著角本前,要先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比較重要。反對的雙親是第一關。所以呢,欲速則不達。去養成所前,我認為要先創造自己比較重要。因為不一定能永遠當個男主角、女主角。順帶一提,現在業界似乎有「賣完了」的說法。風光地賣個3到5年,再來就換下一個賣。哇,真可怕。但這樣覺得也可接受的話,就認真做完我講的那些,也去唸養成所,就當作是決勝負也行吧,但我不建議就是了。